上周五,在深圳做了个线下分享,之前搜罗了些资料

有些数据比较有意思,今天放出来大家一起看一看


Facebook Q3财报

Facebook三季度总营收290.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4.7亿美元同比增逾35%。这较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同比增速55.6%和47.6%明显放缓,二季度营收增幅曾为2016财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快。

其中,广告收入2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包括Oculus虚拟现实头显和Portal视频聊天设备等的其他收入7.3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9亿美元猛增195%,即是去年数字的近三倍。

在关键用户指标上,Facebook的三季度日活用户为19.3亿,持平或略高于预期,同比增6%,但更被关注的月活用户为29.1亿,去年同期近27亿。


Google Q3财报

Google母公司三季度营收651.2亿美元,同比增41%,高于市场预期的633.9亿美元。

Google三季度的谷歌搜索等服务收入为379.26亿美元,同比增44%,弱于二季度的同比增幅68%。

YouTube视频平台的广告收入72.05亿美元,同比增43%,逊于预期的74亿美元,二季度曾为70亿美元且同比增超83%。

这令当季整体广告收入同比增43%至531.3亿美元,仅比二季度的504亿美元增长5.4%,同比与环比增幅均显著弱于二季度的近69%和逾32%。


谷歌首席商务官(Philipp Schindler)表示,零售是广告同比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媒体和金融业的广告支出也很可观。


广告收入这块儿

不论同比还是环比

若按年份看,曲线一直在攀升

这像极了美股道指

那是一直向上一直的猛


那么问题究竟是出在了哪儿?

你说个人号拼命挂?又说挂BM又没户投?

你说GMC一直不过?还说Google没量没消耗?

......


结果这结合地主家的财报一看

你这啥也不是!



上周五分享结束后和Google一代的朋友探讨了会儿

品牌卖家的广告消耗,增长迅猛,

而且配合社媒渠道线上线下的营销

再通过Google去进行收割,ROI也是极为漂亮


述说以上,只是想表明

受限于新冠疫情影响,线上销售市场份额近两年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市场始终在那里,用户始终还是那群用户

它们并没有减少,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在产品丰富多样性的当下

用户需求其实也并不会减少,但是用户的要求、标准更高了,

甚至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


再看看国家政策层面,

对于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也是很大

行业前景,其实在未来数年内并没有问题



大家当下应该都在苦怨

Facebook频繁封号封户,挂主页挂BM

Google Ads频繁规避系统,GMC申诉不过

......


其实这既是变局

也是小卖家们不可多得的窗口性机会


因为即使没了上述那些问题

你也会在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你也不一定会过得很好

因为你的资源与资金,都显的太过微不足道


就好比国内淘宝、拼多多

平台不会随意的去挂你号,也不会封你店

但是好做吗?

不论资源面,还是技术面,你又会有几分赢面?


何不如深度去研究

为什么Facebook频繁封号封户,挂主页挂BM

为什么Google Ads频繁规避系统,GMC申诉不过

这些问题?

然后多维度的去测试并解决?

要知道当下及未来,账户即资产!


而作为流量分发平台的Facebook、Google及其他平台

也都是打开门来敞开了做生意

不然抖音为何会不断的刷到Google Ads的开户广告?

所以你挨干,问题还在于你!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会有合作机会。



那么,回到主题

当下B2C跨境独立站卖家,又存在哪些困境呢?


在我看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0-1的卖家,另一部分是1+的卖家


0-1的卖家,存在的问题

  1. 选品/既有产品,是否迎合市场的问题

  2. 建站装修,以及广告投放落地页的问题

  3. Facebook、Google等渠道广告账户的问题,以及其他流量渠道的布局问题

  4. 广告投放及优化的问题

  5. 收款解决方案


1+的卖家,存在的问题

  1. 业务扩展的问题,产品是做类目的横向扩展还是纵向扩展,单站式扩展还是多站化扩展?

  2. 流量渠道的问题,除了Facebook、Google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去扩展的流量渠道,如SEO,如Instgram、TikTok、Pinterest、Snapchat、Twitter,如Amazon、Ebay等平台


以上有些未列问题,可能在我看来是不算值得码字的问题

类如跨境物流、海外仓这些,其皆属于基础问题

很容易就能得到解决方案,因为市场上有太多的物流商


还有些问题可能我疏忽,没有把握到

大家可以留言作补充,后续再行探讨!


以上,首先小结一下

建站装修、广告投放落地页,属于定向的技术问题

广告投放及优化,社媒运营及自然流量,也属于定向的技术问题

选品,属于非定向技术+资源性问题

广告账户、收款通道属于资源性问题


那么重点来了,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行要思考的是

当前的行业趋势是什么?

同行都在做什么样类型的网站?

我们又需要做一个什么样类型的网站?

是精铺杂货?还是类目垂直?

是中国卖家站?还是海外本土化站?

各平台政审方面,又更倾向于接受什么样类型的网站?

用户更愿意留存在什么样的网站?怎样才能更方便于处理用户数据再营销?

既定系列产品,去做这个网站,我们要先从哪个渠道去拿流量?


其实以上问题密切关联

相信你也不会愿意

不停的买域名,不停的做网站,

不停的去申请广告账户,然后不停的挂,

不停的循环往复,重新开始


你只有做了更符合平台政策要求的网站

才能保证你广告账户的稳定性

也即保证了收款通道的稳定性

稳定的广告账户是你源源不断获取流量的基础

稳定的收款通道是你现金流健康周转的基础


再强调一下用户体验

你现在运用Google搜索,和百度搜索去解决你当下所想到的问题

然后去体验一下两面的搜索结果

所以Google能有如此高的盈利增长水平是有原因的

用户即衣食父母

你在他这里讨口饭吃,然后你整他们的衣食父母

他不干你,难道还有必要舔你那点儿广告费?


其实大道至简

真别那么多的小聪明

因为走到最后的,一定不是耍小聪明的人

我今年几套GMC,包括Facebook个人号及BM就没挂过

所以我们的广告优化是有上限的

过度优化,自然挂户!


其实老外的逻辑和我们真不一样

我们在他们平台吃饭

我们得按他们的逻辑去走

或许你根本就想象不到

老外运营网站,他会为了自己网站的产品评价

会跟做Amazon做测评一样,白送产品给用户,邀请留评在网站

而在我们看来,这个事情,简单恰如直接插件评论导入


其实没有便是没有,我们也根本没必要弄虚作假

难道大数据之下,你还有隐匿之地?

既然是裸奔,又何必如此去取巧呢?


可能有人会杠我,但是我觉得根本没必要

因为咱们思路玩法就不一样

道不同,又何所谓争论呢?

况且赚钱这个事情,小鸡尿尿,各有各道。

我也仅在于抒发之于我经验的一些观点


以上皆在说明

我们在做确定切入这个行业之前

首先要熟知平台的政策要求,以及把握平台后势趋向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自身资源及资金情况

去做好一个整体的规划

因为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资金量

玩法不一样,结果也必然不一样


作为0-1的小卖家而言

没有资源,预算有限

你可能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做基调

而非,瞅着这个产品还行

拍完脑袋,马上就是干!

其实你要知道,你的主观臆断并代表不了市场

脱离数据支撑的意淫也不会有好下场


没钱的情况,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搞自然流量,去验证可行性

如SEO,如主动联系流量主,这些都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有钱的情况,如果投放优化技术经验丰富,你仍然需要花费合理适量的预算去验证可行性;如果懵逼一阵乱投,毫无概念,那么我想学费你可得不少交!


站在中立的角度,我觉得你需要用钱去换经验,

或者消耗更多预算找平台换,或者直接找有经验人士付费换

这是最为直接且又快速的方式

如果既不想花钱,又想得到技巧经验

这里推荐淘宝、知乎及百度,

英文要是还行,那就Google、Youtube

其实依旧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学习,同时也需要预算去验证


上面说过

广告投放及优化,社媒运营及自然流量,属于定向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果你疏忽于选品、建站装修、广告落地页

我想再好的投放优化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水中取月

而建站装修、广告投放落地页,也属于定向的技术问题

要知道定向的技术问题,是最容易得到解决方案的

只需要理解完逻辑,学会之后,慢慢注入自己的理解

你就可以做好一个网站,投好一个广告


广告账户、收款通道属于资源性问题

在百家争鸣的当下,不论是Q群、微信群

你会很容易找到对应的代理商、服务商

要么花钱解决,要么找方法自行解决

也是相对容易得到解决方案的


最后之于选品,在我看来

选品,属于非定向技术+资源性问题

非定向技术,是指维度非常多,方向也多,这需要一定数据分析能力及经验积累

无法展开篇幅来讲!

而资源性问题,表示的是供应链,你可以形成强差异化优势,避开同质化竞争


其实往后,选品、产品素材将是花费更多时间的版块

因为随着Google Pmax的推出,其实对于广告优化师而言

广告可控的地方,往后将来会越来越少,算法也将越来越智能



作为1+的大卖家而言

原有业务稳定,或增长乏力

需求扩展业务,增加营收

优先推荐多站化,同类目同系列产品扩展

流量渠道也可以全网铺开


你可以测算当下

你这个主力网站的市场份额

如果百分占比不够充分

那么可以多品牌站,同类目,系列产品素材、价格差异化进行布局

同时可以将原主力站域名,进行全网截流

因为你在当下这个主营流量渠道的用户

他们定然也会活跃在其他流量渠道

这是成本最低、风险最低的扩展方法


因为产品是你最熟悉的,打法也是你最熟悉的

目的皆在增加你的市场份额,以增加你的整体营收


其次是做当前系列产品的纵向扩展

因为是产品的迭代,所以并不影响前期的SEO布局

做细分品类的权威,比起在当前网站做类目横向扩展要更具价值


其实你的用户数量已经足够多

更建议以新站的形式,先从当前系列产品关联类目产品进行扩展

那么用户的价值体现更高,比起冷启动而言,成功率会更高


而之于流量渠道的问题

首先要判断,哪些渠道适合做拉新,哪些渠道适合去做再营销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渠道都适合你的产品

不同的场景,用户需求的主动触发与被动触发

是拉新,还是在营销

结果甚至会有天壤之别


其实我们卖货,做的就是流量

什么样的流量更精准更便宜,我们就把预算消耗在哪里

并不是,哪里有流量,我们就往哪里怼

如Google、Facebook,如SEO,如Instgram、TikTok、Pinterest、Snapchat、Twitter,如Amazon、Ebay等平台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显性特征

而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那么市调数据将是你预算分配的依据

都是时间、功夫活儿,篇幅有限,这里今天不好展开讲!


以上完结。

有用点赞加再看!





Amazon想要扩展的朋友

geekerman


点赞(6)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