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牌,如何理解“双11”的价值,意味着如何理解营销,销售额之外是什么?


今天我们从策略层面,探讨两件事情:


第一,从横向品牌视角理解,双11大促是什么?


除了是一场大促,也是品牌大传播,最重要的消费破圈时刻,是品牌最终的大考。那么大促之后,品牌价值是否有提升?


第二,纵向历史维度,销售额破纪录,然后呢?


除了一张破纪录的销售战报,有没有催化新爆款,开拓新渠道,整体消费者规模有没有扩大,常规日销有没有增长等等。


基于这两点思考,再回看双11做的方案,就不会只有预售蓄水,锁价,定金等等堆积瞬间销售额的方法,而是实现短期爆发,也兼顾长期价值。


大促应当是:横向更加体系化的品牌战役,纵向促使品牌进化的销售爆发。



接下来谈谈,我对一场大促的理解与思考。


以下,enjoy:


是大促,也是品牌大传播


首先重新理解大促的逻辑,这本质是一次以销售为主导的品牌高光时刻。


是大促,也是大传播。


在品牌传播中成交的价值,是与消费者最直接,最深度的产品互动。


不管人们之前对品牌有多大的好感,对广告有多高的赞赏,或者看过多少种草视频,只有当人们真正将产品拿在手中,使用起来时,才真正决策是否爱上了这个品牌,是否愿意成为品牌忠实消费者,是否愿意分享给他人。


消费本身,是最直接的品牌传播。


品牌大促,是获得新增消费者的最佳时刻。在产品规划,在爆款选择,促销方式,卖点设置等等,如何吸引更多新增消费者。


如何让新增消费者留下来,是更加重要的问题。这些消费者留存,意味着品牌通过一次大促获得长期的品牌增长,这是比大促销售额更具长远价值的策略。


然后在大促传播层面,如何在双11大环境中独树一帜?


双11是综合大促,对于品牌端来说,甚至是一次内卷化的大促。全民的注意力与消费力总量不变,所有品牌都投入大资源来争夺。


我的观点是:品牌要做自己的方案,融入平台的双11,在全网大声量中,获得独立声量。


双11的传播逻辑是平台主导,以天猫为主的电商平台,包括传播性质的内容平台,每个平台都做综合大促战役,然后招商非常多品牌方一起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把流量池做大,不同品牌间可以互换流量,获得消费增长。


但对于单一品牌来说,也面临埋没于综合大促中,没有品牌自己的声音。没有独立声量,也就无从谈起品牌传播。


已经有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将双11作为独立品牌战役,与平台双11形成合力。


所以对于消费品牌,要做独立声量的品牌战役,以消费者沟通,品牌价值传递为主导的消费引流。然后融入平台的双11,以消费为主导的爆款规划与深度消费互动。


双11结束后的复盘,不仅仅是一张破纪录的销售额战报,还要从长期价值层面梳理,这一次大促,有没有创造新爆款,是否对未来增长提供支撑?这更重要。


接下来我们进入案例。


快手超级品牌日,新增量杠杆


快手其实是第二代社交平台,以内容为主导的同时,也做到了规模化的消费成交,这是微博等第一代社交平台没有做到的。


快手作为内容流量与商业流量的综合体,正在越来越深度参与到双11中,我们谈谈“快手116”(即快手平台的“双11”)大促。


今年下半年,快手电商提出“大搞信任电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务商”三个关键词。我理解就是持续建立快手生态的消费信任,然后吸引更多品牌入驻快手,并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


在“大搞品牌”战略下,下半年开始做“超级品牌日”,超品日的玩法在电商领域不算新,但对于快手来说,还是新IP。


趁大促节点,快手将超级品牌日推向前台。


从10月27日到11月6日,每天一场超级品牌日,集中快手生态优质资源,精选花西子、维达、回力、良品铺子、小米等11个国货品牌,以“新大陆,趣探索”为主题,打造以品牌自播为核心的全站品牌传播战役。

左右滑动查看

每天卖爆一个国货品牌,每天帮助一个品牌打透快手生态。


双11期间做单品牌的超品日,显得尤为独特,但也吸引到更多注意力,帮助品牌破圈,也让快手超品日IP获得更多关注。


我们从三个层面谈谈这次超品日,一是品牌独立战役;二是后续可持续运营;三是拉新超级杠杆。


综合大促,品牌独立声量


为什么说这个项目独特且难得,是因为在双11期间,快手单独给一个品牌做一场大促。


对于品牌方,让其在双11期间获取独立品牌声量,而不是与很多品牌一起。


快手超级品牌日的玩法,从效果层面,前期做站内外公域流量蓄水,大促日创造品牌高光时刻,获得销售爆发。


从品牌传播视角理解,让一个品牌在快手生态内打透,成为超级主角,同时在站外内容平台也创造话题,形成内容的外循环,在全网获得影响力。


超级品牌日在电商平台的定义,约等于品牌自己的双11,超品日的销售额,常常比双11的销售额更高,因为是举平台之力打透一个品牌。品牌与效果,站内与站外,流量与话题同时发力。


所以,快手在双11期间,单独为单个品牌做超品日,即是打响快手超级品牌日的IP影响力,也是为品牌在双11期间,创造独立声量。


品牌入驻,可持续运营


然后是超品日之后,品牌在快手的可持续运营。


在超级品牌日期间,所有流量与消费者,都将沉淀在品牌自身的直播间,后续成为品牌私域流量,而这些已经完成首次消费的消费者,将会成为品牌入驻快手后的基础资产。


快手超级品牌日,本质上是帮助品牌在快手完成冷启动,并快速建立品牌阵地。


一次大促后,更重要的是积累的多少粉丝,多少私域流量,最终能否打造一个长期稳定日播的品牌直播间。这对品牌与快手来说,都是更长远的价值。


回力品牌在快手2个月时间,8月GMV突破800万,活动期间的品牌的复购率高达70%,正如快手电商负责人笑古所说:“没有哪个饭店可以一直靠拉新客户而不是靠回头客活下来的。”


很多品牌对直播的观念还是偶尔播一场,一场2小时。但现在品牌直播逐渐成熟之后,每天12小时甚至24小时的品牌直播间越来越多。


未来快手品牌直播间的价值,可能会像天猫旗舰店,日均销量过百万的品牌自播间将很平常。


所以这对消费品牌来说,是新大陆。


快手“拉新”,品牌开拓增量


从策略层面看,超级品牌日之于快手,是强有力的商业化增长杠杆,是超级拉新工具。


品牌入驻,是一切商业化的开始。


拉新的逻辑是,通过超品日作为杠杆,撬动更多品牌在快手完成冷启动并入驻留下来,接下来的各种运营化IP,各种商业化策略,才能得以施展,这是超品日对快手的价值。


从品牌端理解,入驻快手,拓展消费力新增量,建立新的品牌阵地。


所以再来看快手超级品牌日的价值,横向是打造一场超级大促,完成一次销售爆发的同时,在品牌传播层面也创造一次高光时刻。纵向长期价值来看,这更像快手送给品牌的“入驻大礼包”。


所以,表面上看超品日是一场大促,但更深层的策略,是一个超级杠杆。


总结:重新思考大促


最后我们梳理总结一下,又一年热闹的双11即将结束,接下来是各自做复盘的时刻。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消费品牌,将双11作为一年最大品牌战役,但仍然绝大部分的品牌,只是想在双11蹭大环境的流量与销量,而没有自己的计划。所以这篇内容,仅仅是将这个逻辑点出来,促使更多改变的发生。


通过表面上的大促,探寻内在品牌逻辑,发掘短期大促对品牌的长期影响力,从而促使品牌的可持续增长,这就是策略的逻辑。


从横向品牌战役与纵向品牌历史的维度,总结一下大促的价值。


首先横向短期战役,双11是大促,也是以大促为主导的品牌战役。


在全网平台主导的综合大促中,品牌发出自己的独立声量,更加重要。平台要兼顾整体大促,要兼顾所有品牌,分配到每一个品牌的注意力也就不多。所以对于消费品牌来说,在双11期间要配合平台的综合大促,也要有自己的独立计划。


将品牌自己的双11,融入平台的综合双11,借双11的势能,完成品牌发声。


然后是纵向品牌历史维度,一次的大促之后,可以改变什么?


表面上仍然是一次大促,但从长期思维来规划,会更加不一样。比如要不要开拓新阵地,借势双11的快手超品日,开拓品牌增量新大陆,未来一年可能就会成为日销百万的新阵地。比如大促要不要推新爆款,可能会带动未来一年的增长。比如要不要顺势品牌升级,推出新价值观。


从品牌长期增长维度,思考当下的行动,成为撬动未来增量的杠杆。


将双11当做一个超级杠杆,大促之后,留下品牌。


以上。


点赞(8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